量身定做衣服的老字号,不少高埗人都来这里做衣服!

上世纪80年代初,万江小享社区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港资服装厂,当时,不少小享姑娘就在厂里打工学艺,“制衣”这门技术成为了她们谋生的手段。时代变迁,产业更迭,随着服装厂外迁,走出工厂的小享人凭着一双巧手和制衣这门手艺,在自家门口开起了“车衫铺”,即制衣店。因为可以量身定做衣服、款式大众化且价格实惠,除了附近社区,其他镇街、甚至外市的中老年妇女都会成群结队慕名而来定做衣服,一做就是十来件。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在小享还能找到五六家这种制衣店。让人惊喜的是,制衣店的繁华光景虽然不在,但前来定做新衣的客人却跟以前一样,络绎不绝。

量身定做衣服

循着“嗒嗒”的缝纫机声,近日,小编穿街走巷,找到了一直坚守这门手艺的陈丽珍、梁巧云、梁燕笑等一群老师傅们,听她们讲那些针尖上、花布中的故事,感受她们对于制衣的那份独特情怀。

 

陈丽珍:“15分钟就可以做一件夏衣”

要说谁是小享的制衣“老师傅”,陈丽珍当之无愧。陈丽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里的第一家制衣店就是她开的。凭借着炉火纯青的手艺,她不仅把自己的制衣店做得远近闻名,还带着村里的姐妹一起发家致富。在她的影响下,当时小享一度有十几家制衣店抢抓着“风口”开了起来。

从1997年开始开店制衣,陈丽珍一做就是27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要顾客站在眼前就能知道她们需要什么样的衣服。站在裁床前,她为客人量身、画图样、裁剪,不过30秒。陈丽珍坦言,她15分钟就可做好一件夏衣,客人都是当天来做当天拿走。

也正是因为练就了制衣“绝活”,陈丽珍做起了自己的店铺口碑,制衣店经常人满为患,附近社区,以及南城、石碣、广州新塘的中老年妇女都来找她做衣服。她隔三差五就要发“满客”提醒,告诉大家不要跑空。因为订单太多,陈丽珍就找了村里的姐妹来帮忙,管账、量身、取布、制衣,大家分工明确,做着自己擅长又喜欢的事,日子忙碌又充实。

梁巧云:“她们都叫我不要退休”

已经年过50的梁巧云,看起来青春朴素,她的制衣店里的布料也偏年轻化。梁巧云擅长做裤子,也能做西装,顾客如果拿着喜欢的样式给她看,只要不是太复杂,她都能按照顾客想法做出来。

入行30多年,回想起刚开店的时候,梁巧云清楚记得周边有很多外来女工,她们一下班就爱往梁巧云店里去,精心挑选布料,为自己添置一条新裙子或者新裤子,热闹非凡。梁巧云说:“量好尺寸就在店里等,经常做到晚上十点钟都还没关门。”

见证着人来人往和小享产业的更新迭代,如今光顾梁巧云制衣店的多是本地“靓姨”。梁巧云说,自己也到了当奶奶带孙子的年纪,但是依然舍不得这份职业,“我的客人叫我不要退休,她们说很喜欢我做的衣服。”话语间,她满脸的自豪。

梁燕笑:“赚到了一群好朋友”

见到梁燕笑的时候,她戴着老花眼镜正在专心地踩着当年淘回来的二手缝纫机给衣服锁边。回顾做裁缝的这十几年,梁燕笑说:“钱没赚到多少,倒是赚到了一群好朋友!”

梁燕笑是土生土长的小享人。一开始,她只是在服装厂上班学艺,制衣对她似乎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她说,自己学什么都特别慢,唯独学这个毫不费功夫,“当时来自香港的老师傅都非常有耐心,我对这门手艺兴趣很大,一学就会。”

离开工厂后,她与朋友一起开了制衣店。在忙碌的日子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位广州过来的顾客,为了做一件衣服,从早上八九点,等到晚上十点,最后拿到了衣服非常开心。梁燕笑也很感动,从此与这位顾客成为了好朋友,如今还经常联系,但是不需要来回奔波了,因为梁燕笑已经熟记了朋友的尺寸,只要一个电话,当天衣服便可快递送到朋友家。

“以衣会友”,穿针引线间,裁裁缝缝的不只是老顾客的衣服,也是在维系老朋友的情谊。

陈秀璋、钱衬欢:“生活怎么能缺少热爱呢”

把兴趣发展成一份职业,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这应该是陈秀璋和钱衬欢最为骄傲的事情。

陈秀璋把自己家首层做成制衣店,制衣店门口的假人模特每天都能穿上不一样的新装,热爱制衣的陈秀璋很喜欢把自己做的衣服挂起来供顾客欣赏。她说,能把兴趣发展成为一份职业,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真好。

下午五点,钱衬欢连忙压好最后一件衣服的边,关上店铺门去接孙子放学,她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放不下经营多年的制衣店。每当客人过来选好喜欢的面料,最后拿到成衣夸她做得漂亮的时候,钱衬欢便觉得,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布和针线,是她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白驹过隙,二三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在缝纫机的一针一线间溜走。“制衣”这门手艺,不知为多少人带来了生活,也不知美化了多少人的生活。在万江这群巧手女裁缝身上,不仅能看到女性的自信,还看到了匠人的坚守,她们见证了制衣行业的变迁、城市发展、人文变化,依然用针尖上的手艺守护着几代人的记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